更年期综合症在中医学亦有称“经断前后诸证”。多因妇女将届经断之年,先天肾气渐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将竭,致使机体阴阳失稀,或肾阴缺乏,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而呈现一系列脏腑功用失调的征兆。症见例假不调,面子潮红,烦躁易怒或郁闷,头晕耳鸣,口干便燥等,为肾阴虚证;若症见例假不调,面白神疲,畏寒肢冷,腰脊酸痛,阴部重坠,纳呆便溏,为肾阳虚症;若例假不调,兼见颧红面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心悸、血压升高级,为肾阴阳俱虚;此外尚有心肾两虚者等。
中医辨证
中医以为更年期综合征是肾气缺乏,天癸衰少,以致阴阳平衡失调形成。因此在医治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首要办法。详细用药时又要注意,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于辛热,更不要随意用攻伐的药物。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为年老体衰,肾气衰弱或受产育、精神态志等要素的影响,使阴阳失去平衡,致使心、肝、脾、肾等脏腑功用失调所造成的。而肝肾阴虚,阳失潜藏,亢逆于上,是本病的首要病机。
肝肾阴亏 素体阴虚或失血耗液,房劳多产,致肾气虚衰,精血缺乏,肾精无力化血,肝血来历缺乏,水不涵木,致使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因为肝肾亏虚,肾水缺乏,不能上济于心,心火过旺不能降低于肾,呈现心肾不交,神失所养而见此证。
气滞血瘀 多因心胸狭窄,心境不畅,恼怒郁闷,致使肝气郁结或气机不调,气滞血瘀,进而呈现肝血瘀结的各种病理表象。
脾肾阳衰 素体阳虚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阳,肾阳缺乏而不能和煦脾阳,则呈现脾肾阳虚之证。
二、辨证分型
临床辨证时,首要区分脏腑真假,捉住肾气虚衰这一共性:
1.肝肾阴虚 头晕耳鸣,心烦易怒,阵阵烘热,汗出,兼有心悸少寐,健忘,五心烦热,腰膝痉软,例假周期失调,经量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2.心肾不交、心肾两虚 心悸,怔仲,虚烦不寐,健忘多梦,恐惧易惊,咽干,潮热盗汗,腰瘥腿软,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弱。
3.肝气郁结 情志郁闷,胁痛,胸部肿痛或周身刺痛,口干口苦,喜叹气,例假或前或后,经行不畅,小腹肿痛,哀痛欲哭,多疑多虑,尿短色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舌质青紫或瘀斑,脉弦或涩。
4.脾肾阳虚 例假失调,量多色淡,形寒肢冷,厌倦乏力,面色晦暗,面浮肤肿,腰瘥膝冷,腹满纳差,大便溏薄。舌质嫩,苔薄白,脉沉弱。
5.肾阴阳俱虚 颧红唇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头昏目眩,耳鸣心悸,灵敏易怒,形寒肢冷,腰膝瘥软,例假闭止,性欲减退。舌质淡,脉沉无力。
男人更年期综合征肾虚为其本源,并与心、肝、脾诸脏的功用关系密切。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致使临床表现错杂多变,表现为脾气急躁、易怒,有的人也能够变得默不做声、性格孤僻、猜忌、喜怒无常等。通常为躁热、不安、失眠、头痛、精力不会集、记忆力减退、简单严重、厌倦、心血管功用不稳定,更有一部分性功用降低,中医医治常分为以下四型:
1、肝肾阴亏型
症见烦躁易怒、郁闷严重、头晕目眩、耳鸣失聪、健忘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弦细。
2、脾肾阳虚型症见神倦无力、情绪低沉、形寒怯冷、腰膝或少腹冷痛、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纳来食少、大便溏泄或五更泻、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3、心肾不交型症见心烦不寐、多梦易惊、怔忡不安、记忆力差、口干咽燥、头晕耳鸣、潮热汗出、舌红苔少、脉沉细数。
4、肝郁胆热型症见情志不畅、郁闷愁闷、心机灵敏、易生幻疑、寐多恶梦、害怕心悸、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弦数。
上一篇:惊蛰吃梨,养生润肺 下一篇:春季适合吃什么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