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水”的理论基础剖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气通于肾”。《素问•热穴论》又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帝曰:“肾何故能聚水而患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晦气,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益于肌肤,故为肘肿者,聚水而生疾也”。《内经知要》中指出“肾水主五液,五气所生之液悉归于肾”。《医门法令》中指出:“肾者胃之关也,肾可开阉,肾气从阳则开,阳大盛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
经过以上中医对肾功用活动的论说中,能够看出肾与体内水液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肾的泌尿功用是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它是人体内废水的净化器。肾主水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专门净化体内的水分。提取废物,制成尿液排出体外。
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整个进程,有赖于脾的运化,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发气化,经过三焦灵通全身。代谢后的水液,尿液归于膀胱,汗液经过呼吸道、肌肤,而排出体外。在整个进程中,肾中精气的蒸发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与分泌,起着关键效果。反常时或为水肿尿少,或为小便清长、尿多。
中医所说:“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盛则关口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阉,阴太盛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消”和“肿”是由肾泌尿活动反常而呈现的两种相反的病理表象。所谓“阳太盛”多指功用性病变,如内分泌代谢妨碍致使的尿崩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高血压、肾小管重吸收功用低劣等,每天排尿量增多,都在2500毫升以上,呈现“水直下而为消”。所谓“阴太盛”多属器质性病变,如肾自身的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盂炎、肾结石、肾动脉栓塞或狭隘、肾病综合症;全身性的休克,心力衰竭,水、电解质代谢失调等,都可呈现尿量削减而发作“水不通而为肿”。严峻时可呈现尿中毒,昏倒乃至逝世。
由上述可见,中医所说“肾主水”是指现代解剖生理学上的肾泌尿功用以及影响泌尿功用的神经体液调度要素的效果。神经体液调度要素的反常和肾布局自身的改变都能致使肾泌尿活动的反常。
因而,肾脏一旦呈现疑问,肾主水的功用在身体上的表现主要是:尿频尿急、身体浮肿(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指男的怕腿肿,女的怕脸肿)、虚胖、消瘦、肾虚型高血压(凹凸压压差大于40)、糖尿病、甲亢、肾炎、尿道炎、肾结石、前列腺炎、口干舌燥等,乃至呈现肾衰竭(尿毒症)的严峻的身体疑问。
上一篇:莫让餐桌的美食成为伤害你的凶手 下一篇:中医理论基础3(肾主纳气肾虚气喘体乏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