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生活中,随着经济和人际关系的密切交往,人们的应酬饭局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男士,避免不了每次都因为饮酒过量导致酩酊大醉。随之带来的就是一些严重的身体疾病,例如现如今的高发病症:酒精肝、脂肪肝等。这就使得很多人都谈酒色变,认为饮酒就是在伤害身体。
这里不可否认过量的饮酒对身体的伤害极其的大,不仅是酒,任何食物如果单一过量的食用也会使身体营养不均衡造成疾病。人体需要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长寿,这里包括脏腑机能的平衡,脏腑的润养则需要外界营养物质的供应。所以我们需要均衡饮食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运作。
适量的饮酒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酒制中药在祖国医学史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药的味道大多又苦又难喝,而且煎服繁琐。酒则味道醇美,下口令人回味,将酒与中药结合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酒大多数是由粮食酿造而成,在祖国医学中认为,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乃水谷之气,辛甘大热,入心肝二经,宜引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健脾胃消冷积。也就是说酒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酒为百药之长”,药借酒势行于诸身,在酒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祛寒气、润皮肤的过程中将药物有效成分快速的散布在身体病灶之处,直击病灶。酒还是很好的有机溶媒、脱附剂并具有很好的穿透性。能溶解或者渗入许多中药材而有效的发挥其药力成分,提高效率。
中医理论中认为,病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辩。药性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之分。药从病需,病须药治。病史有新旧,病情有盛衰,病人体质的强弱,病情的长短,病变部位的不同,都需根据病势来准确的选择相应的药物来治疗。而我们所需的药材药性不是每种都能符合,所以中医的一张药方中也存在着阴阳平衡。而酒与药结合就能很好的纠正其药物的偏性。例如有些大寒的药物,清热之时会苦寒伤胃。与酒结合则可以借着酒的辛甘大热制约其苦寒之弊。但是又能保持其原来清热解毒,祛湿之功。再者有些性味苦寒的药物,借酒温行之性,增强其入经行药,活血通经、祛湿止痛之功,更有酒可改变、缓和其药物的药性,使其性味变甘、温,具有滋补益气的功效。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酒可解一些药物中的有毒成分,使其最大的药效发挥出来,并且保持药物的新鲜度,提高药效、扩大要用范围并且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养生酒则很好将药物与酒有机地溶为一体,形成一种特殊的既有治疗作用,有保健功能的饮品。既可以治疗疾病,又可以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还能起到防病健体,抗衰延年的作用。古时候,我国就用药酒来预防瘟疫的流行,如《千金要方》曾记载:“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长期以来,人们用药酒治疗和预防的疾病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只要应用合理,掌握服法和用量,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是每个人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针对自己病症,适合自己身体的养生酒饮品。
现在很多人身体都有体寒的症状,特别是女性。身体特别怕冷,手脚冰凉。这些怕冷的症状很有可能导致女性宫寒,引起月经紊乱、量少、痛经、月经有血块,严重者可发展成子宫肌瘤,影响到下一代。但是寒气易进不易出,此时则需靠药物将寒气驱除体外。具有驱寒功效的养生酒则是首选,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酒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是血流加快、脉搏加速。因此具有驱寒功效的养生酒在药物的作用发挥下可增强细胞的活力,解除疲劳,增加体温。有效的缓解周身冰冷,女性痛经、子宫肌瘤等症状。
再者养生酒的渗透性很强,直击病灶,抑制疼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跌打损伤的外用擦剂也是与酒配合,效果更快。并且养生酒不经过胃的消化,直接吸收,更近一步达到快速治疗效果。
不同药酒是用不同药物制作而成,不论是作为治疗,还是用以健身,都应与饮服者的自身需要情况相符合。药酒饮用得当,可以祛病延年。女性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药酒,一般青年女性易阳虚,此时应以驱寒保暖、补肾阳的养生酒为首选,以此保持身体的气血充溢、通畅,面色红润、细腻、光泽。一般中年女性易患更年期综合症,以阴虚表现见多,此时则可选择滋阴补肾的养生酒。而男性养生酒的首选一般是以养肾固精为主要保养。
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药酒也是这样,服之得当可以治病强身,但如饮用不当,也可以伤害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乙醇),它是一种小分子水溶性化合物,饮服后,在消化道中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被迅速吸收。高浓度酒的酒精吸收比低浓度酒的吸收要快,而空腹状态下,则会加快吸收。如果长期过量饮酒,也会使肝脏出现脂肪堆积及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酒精还能损害胃粘膜和小肠的超微结构,影响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过量饮酒还可以损害心脏,升高血压,使心肌变性、增厚,失去弹性,引起左心室肥厚及多种心功能异常。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很明显,长期处于慢性酒精中毒的人其记忆力、判断力和学习能力都减退,甚至可以出现精神障碍。
正因为饮酒有如此明显的两面性,我们更应该正确选择和饮用。真正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养生酒,最好能经过专业的医师指导下服用,这样才能达到药到病除,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上一篇:陈金柱教您简单养生保健动作 下一篇:改善女性内分泌失调中医有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