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变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搓弄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然后去室外扶引。
2、辰时(上午7~9点):扶引完毕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避免掉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缓缓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默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晚年人气弱,不宜大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点):午饭,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喝茶。默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操琴吟诗,或阅读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扶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喝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院子漫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避免白叟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息。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榨心脏,以利胆汁分泌。
9~10、亥、子时(晚9至次日清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改换姿态,流转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11~12、丑、寅时(清晨1~5点):此刻精气发作,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晚年人宜控制房事,但又不宜强迫。白叟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上一篇:身体超重要适度或更健康 下一篇:南丁格尔的长寿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