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习惯性流产叫做滑胎,中医以为,滑胎是因为孕妇气血缺乏、脾肾亏虚、冲任不固所形成的。中医医治习惯性流产的办法许多。那么咱们下面就介绍几种针灸医治法: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中极、归来、漏谷、足三里;2、曲骨、子宫、地机、三阴交。 配穴:内关。
(二)治法 二组主穴,怀孕<5月者,针第一组;怀孕≥5月,胎位下坠至分娩者针第二组穴。腹痛甚者加内关。下腹部穴道,进针得气后用补法;下肢穴道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阶段。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分9组。1、太冲、曲泉;2、阳陵泉、带脉;3、神门、少海;4、阳池、支沟;5、阴陵泉、地机;6、足三里、天枢;7、尺泽、太渊;8、曲池、臂臑;9、太溪、石关。
(二)治法 上述9组穴道,系指按妊娠或流产好发的不一样月份选用不一样的穴组,如妊娠或流产好发于1月,取第1组,妊娠或流产好发于2月,取第2组,顺次类比。在防治时,详细取法为:防止针灸,据其流产好发的月份选择,隔日1次,10次为一阶段,医治三个阶段。医治性针灸,在妊娠呈现流产的前兆表现时,选与妊娠月份相应组的经穴针刺,隔日一次不计阶段,当表现减轻后中止医治,持续调查。上述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温针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 配穴:足三里、外关、行间、三阴交、血海、关元。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情替换选用。用银、铜组成的银针,粗细约20号,向前横刺百会穴,施以捻转方法,行针得气后留针,在针尾装艾卷,点着加温,每段长约3寸,足三里、外关、阴交、血海、关元等穴均直刺,施以提插方法,行间穴向上斜刺,得气后加强影响。
针灸做为中医疗法的特征之一,完全避开了“是药三分毒”的损害。特别适用于备孕期和孕期妇女。
上一篇:大量运动后马上洗澡的危害 下一篇:茶叶养生